首届国际中学生人工智能交流展示会的评价标准,主要沿用ISEF的项目评价指标,并针对展示会的评分规则作出部分调整。为此,首届国际中学生人工智能交流展示会以下述八条指标作为依据:
(一)研究问题的设立(10分)
1、项目具有清晰而明确的目标。
2、项目清楚地指出了自己的项目在整个学科中的贡献。
3、问题设立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,或者实现的。
(二)项目设计和方法选取(15分)
1、 良好地设计了项目的计划,和数据收集的方法
2、项目正确的定义了项目中的变量的控制,对照实验的设计正确而全面。
(三)执行,数据的采集,分析和解释(15分)
1、系统性地完成了数据的采集和分析
2、项目的实验结果是可复现的
3、项目正确的使用了机器学习,统计学习的方法和评价标准
4、初步实验能够支撑项目的初步假设,并且在未来规划的实验完成之后,应该能够完整支撑原有的假设。或者提供更多的有意义的结论。
(四)创新性(20分)
项目从一个或者多个角度是显著新颖的。包括提出的问题或者使用的方法。
(五)展示(25分)
展示包括从项目现场问遍的情况进行评分
1、能够清晰简洁地应变评委回答的问题
2、能够解释项目背后的基本原理
3、能够理解自身项目或者结论的极限
4、能够说明和分辨项目过程中,哪些是他人的贡献,包括指导老师,前继项目等,哪些是自己的提出和贡献。
(六)学生素质(15分)
这一条旨在挖掘学生后续进行项目的潜力。
1、 学生对自己项目的所在学科知识,有比较丰富的理解。
2、 对于项目的改进,有非常丰富的想法。
3、 对于同行业的最新研究进展有一定的了解。
对于高三组,㈥部分的分数会被加在㈢上5分,㈤上10分。
(七)项目独立性(-)
对于一些特定的情况,我们会在问辨时重点考察。
1、如果项目是在一个非高中学校的研究所或者是公司完成的。需要特别说明自己项目完成的独立性。否则将在第四和第五大点给予扣分。
2、如果项目来自于一个团体项目的一部分。或者来自于一个大组项目的一部分。或者是上一年的项目的后继项目。需要特别声明自己项目的独立性。并解释自己和整组工作的联系和区别。否则会在第三,第四大点的得分上予以折扣。
评委会在一定规则下,先给每个项目的分项评分。之后经过一次闭门讨论会重新调整顺序之后,确定最终的奖项。